首  页 新闻中心 萍乡要闻 国际国内   萍乡宣传 专题报道 财经保险 文化   房  产 乡镇街 教  育
领  导 民声民情 社会新闻 农林水土   视  频 数 字 报 计生卫生 金 鳌 洲   汽  车 旅  游 娱  乐
  新闻、广告QQ:1225184447  投稿邮箱:1225184447@qq.com
首页 |千城头条 |文化教育 |热点舆情 |魅力旅游 |中国节会 |名企名牌 |资讯动态 |文旅驿站
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江西网首页  >  千城联播  >  千城头条 > 正文
托养有保障 日子更亮堂(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)
2020-07-10 08:56:39  字体:   | 萍乡论坛 | 查看评论
来源:人民网
 
“亲家母你坐下,咱们说说知心话……”在河南省鄢陵县怡康苑的小广场上,54岁的护理员刘爱春又唱起她拿手的豫剧《朝阳沟》。台上,她嗓音洪亮,手势、身段有板有眼。台下,十几个坐轮椅的“戏迷”听得津津有味。

  一段唱完,刘爱春清了清嗓子:“老了,唱得不中,俺下次努力。”

  “不老不老,你越唱越年轻了!”听众说。

  怡康苑是鄢陵县的一家养老机构,也是全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的首批试点之一。走进这里,绿色的苗木、芬芳的花草随处可见,俨然一座大花园。要说特别,就是住在这儿的248位“戏迷”,他们都是贫困重度残疾人。

  小康路上如何不落一人?鄢陵县瞄准这些特困群体,政府、市场两手发力,织牢兜底扶贫保障网。在这个新家,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免费集中托养,有专业治疗,有专人照理,还能看戏、锻炼、做手工等,丰富的生活让康养院里每天笑声朗朗。

  托养一个人,脱贫一家人

  只要天气好,韩保兴就会早早来到小广场。他爱听刘爱春唱戏,也喜欢在大屏幕上看戏,“这样的好日子,以前做梦也梦不到!”坐在轮椅上,韩保兴一边打着拍子一边感叹。可提起过去的日子,他不禁扭过头抹起了眼泪。

  48岁的韩保兴是彭店镇王铁村人,患强直性脊柱炎已有20多年,要靠助行器才能缓慢行动。家里还有80多岁的母亲,年迈体弱,母子二人一直跟随韩保兴的大姐韩兰英生活。

  “大姐今年也60岁了,照顾了我20多年,真对不住她呀!”韩保兴总说自己是累赘、是负担,一日三餐得有人照顾,洗脚、洗澡也离不了人,“我这一个人,拴住大姐一家人,打工出不去,做买卖走不开,她和姐夫错过了多少机会!”

  “照看一个人,拖累一群人,致贫一家人”,这是不少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。

  “兜底扶贫不是政策一‘兜’了之,要创新模式,实现托养一个人,解脱一群人,脱贫一家人。”鄢陵县委书记尹二军说,县里精准摸底,针对分散供养特困户、重度残疾人等无产可扶、无业可就、无力脱贫的人员,探索集中供养、医疗托养等新模式。整合资金,统筹特困供养金、低保金等政策性资金,为“托养一个人”注入源头活水。

  谁来办托养?县中心医院成立怡康苑养老服务公司。“普惠养老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,资源共享,不重复投资,提供长期照护、医疗康复、心理辅导等服务,政府、市场各展所长,兜好特困群体这个‘底’。”公司董事长苏俊生说。

  去年7月,在村干部联系下,韩保兴入住怡康苑的医疗托养中心。生活上有了专业护理,更让他舒心的是,大姐一家担子轻了,“现在大姐在家带孙子,姐夫常出去打点零工、贴补家用,紧日子一下缓开了。”

  “不到一年时间,韩保兴变了。”医疗托养中心主任贾琪说,韩保兴刚来时整天不言不语,现在天天跟着手机音乐唱歌。

  “心里痛快了,唱唱俺们新生活,走出困难奔小康!”韩保兴的喜悦发自心底。

  周到护理,精准服务,带来生活新希望

  “举起双手,左右摇摆,一二三四……”走进医疗托养中心的康复治疗室,十几位老人正跟着医生做健身操。一套操做完,大家各就各位,在一个个专业器械上康复训练。

  “趁保,今天感觉咋样?”康复治疗师陈韶博问道。

  “好!”在四肢联动仪上,一位50多岁的男子缓缓举起右手,竖起了大拇指。

  陈大夫介绍,李趁保是马坊镇半截岗村贫困户,10多年前一场脑溢血让他落下毛病,右侧身体动弹不了。“哎!以前住在二哥家,觉得越躺越颓废,饭都不想吃,还经常跟家人闹脾气。”李趁保说起过去直叹气。

  去年5月,李趁保入住怡康苑。医生为他制定了专门的康复方案,护士查房勤,护理周到,他生活规律,重新燃起了希望。

  李趁保对陈医生言听计从:医生说要多运动,他每天5点起床,在走廊慢慢踱上10圈;医生说,营养跟得上康复效果才好,他的饭量大了起来,一顿能吃三个馒头;每天上午、下午,他按时到四肢联动仪上做训练。

  陈韶博介绍,趁保的肌力、平衡性恢复很快。刚来时,他的生活不能自理,现在能自己吃饭,能扶着墙走路。同伴谁下个床、需要递个药,趁保还常常来搭把手。

  “发药到手,看服到口,不吃不走”,为照料好这个特困群体,怡康苑有一套专业服务标准。苏俊生说:“我们和科研单位一起探索,定出五级介护分级标准和护理标准,努力精准服务、专业服务到每一个人,让大家开心来、安心住。”

  “以前病人在家护理不及时、不专业,入院体检发现很多人都有严重褥疮。经过治疗,现在113人的褥疮已痊愈,治愈率达93%。”贾琪说。一年来,怡康苑累计入住贫困重度残疾人315名,通过专业康复,已经有50多人回归家庭和社会。

  离开康复治疗室时,李趁保又缓缓地举起右手道别,这传递出他的满满信心:一定能尽快回归家庭!

  政策实打实,贫困户就业添门路,如期脱贫稳稳的

  怡康苑不仅解放了贫困家庭劳动力,还为贫困户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。

  刘爱春就是受益者。去年6月,她和老伴一起入住怡康苑。经过培训,刘爱春当起护理员,负责照看一个房间里包括老伴在内的5位老人,主要是送饭、吃药等日常照护。

  刘爱春家住马坊镇北姚家村,日子本来过得踏实,可8年前老伴杜胜利得了场大病,半侧身子瘫痪,让全家一下作难了,“老伴下个床、翻个身,都要折腾大半天,我一个人弄不过来,拖累着儿子也出不去。”生活压力让平时爱唱戏的刘爱春沉默了。

  来到怡康苑,刘爱春一下轻省起来,“忙的时候,大夫、护理员都能搭把手,最踏实的是医生护士就在身边,放心!”在专业治疗下,老伴的身体渐渐好转,“今年胖了六七斤,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。”

  更让刘爱春高兴的是,在这儿找到了新戏台,“老了老了,没想到年轻时唱的段子,现在也派上用场了。”只要一有空,她就到小广场给大家唱上几段,“政策兜底,老伴治病不花钱,俺一个月还能拿3000多元。现在啥都不愁了,脱贫还不是稳稳的!”

  政策推动,13位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属在怡康苑当上护理员。另外,这里的保洁、厨师等岗位也优先聘用贫困家庭劳动力。

  怡康苑不光面向贫困户,也成为当地人养老的新选择。开园不到两年,已有600多位老人来这养老。苏俊生说:“我们努力做好医养结合大文章,打造‘平价养老院’,让百姓负担得起,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”按照规划,到2025年鄢陵县将建成功能完善、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。

   
我来说两句:
[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 ] 昵称:     
 热点图片
新城区一景 情暖孤寡老人
"兵妈妈"送新兵 漫画达人侯玉良
 点击排行
·习近平点赞的优秀党员
·“全国手机媒体看江西”活动走...
·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联合举行新闻...
·我市作者黄宜辉连获巜光明日报...
·向萍乡好人致敬,为萍乡好人投...
·武功山马拉松5月15日开跑
·“数额较大”如何起步?“死刑...
·习近平就日本熊本县强烈地震向...
 萍乡要闻 更多
·市政府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
·环保部华东环保督查中心检查组来萍
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主...
·2017年第二、三季度“最美萍乡...
·讲好身边故事——记我市“身边...
·后埠街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
 网友活动  
网友赏映山红活动精彩瞬间
“万龙松针杯”第二届网友采茶对歌活动
“广寒寨三通电线杯 ”网友赏映山红活动
“追寻——重走秋收起义之旅”大型主题活动圆满结束(多图)
[视频]白源街首届粽子文化节
周洛漂流第二季(视频)
网友温盘村摘菜活动(视频)
 民声民情  
·麓林湖养生公馆门卫特么牛逼,竟然限制参观者人身自由!你不怕?
·私人停车场合法吗?
·[投诉]V3国际空中游泳健身会所言行不一
·[投诉]外地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咋这么难
·山口岩水库野泳现象好转 仍有个别市民不配合
·丁家冲居民告别“摸黑路”
·大树倾斜存隐患 老站社区组织清理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萍乡日报社
Copyright 2003-2015 www.pxnews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主管: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 主办:萍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萍乡日报社
赣ICP备05010164-1号 萍乡日报社·中国萍乡网 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